索尼影業的執行長打破沉默,針對公司蜘蛛人衍生電影令人失望的票房表現和影評做出回應,將矛頭指向「摧毀」這些漫威電影的影評人。
即將卸任的執行長托尼·文西奎拉於2017年加入公司,負責監督在2014年那場惡名昭彰、損害了製片廠的網路攻擊後的一段艱難時期。在被問及他的任期時,文西奎拉向《洛杉磯時報》表示 :「最近上映的《獵人克萊文》可能是我在過去七年半中最糟糕的一次上映,所以結果不太好,我仍然不明白,因為這部電影並不是一部爛片。」
托尼·文西奎拉表示 : 「我們來稍微談談《蜘蛛夫人》。《蜘蛛夫人》在戲院的表現不佳,因為媒體狠狠地抨擊了它。這並不是一部爛片,而且它在 Netflix 上的表現很好。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媒體認定他們不想讓我們製作像《獵人克萊文》和《蜘蛛夫人》這樣的電影,影評人徹底摧毀了它們。他們也對《猛毒》這樣做過,但觀眾喜歡《猛毒》,並使《猛毒》大獲成功。這些並不是糟糕的電影。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它們只是被媒體的影評人摧毀了。」
此外,《洛杉磯時報》詢問這位高層,他是否認為蜘蛛人宇宙的策略需要重新思考,再次暗示影評人對SSU宇宙電影抱有偏見,並暗示無論未來任何蜘蛛人衍生電影有多好,托尼·文西奎拉表示 : 「影評的回應都會不公平地帶有偏見,我確實認為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它,因為它已經被詛咒了。如果我們再推出一部,無論它好壞,都會被摧毀。」

文西奎拉關於索尼蜘蛛人宇宙電影影評的評論,如果單純以爛番茄的評分來看,算是合理的評估——只要你忽略《蜘蛛人:新宇宙》系列電影。當然,由於媒介的不同,它們在某種程度上是獨立的,但或許最好將它們視為主要SSU(以及MCU)的附屬部分。但從2018年的《猛毒》到《獵人克萊文》,其他所有電影的評分都明顯偏低,《猛毒2:血蜘蛛》的58%是其中最高的。
相比之下,《蜘蛛人:新宇宙》系列電影的影評人評分都高達90%以上,觀眾評分也相近(目前均為 94%)。關於影評是否真的會影響電影的表現存在一些爭議,但口碑是一個影響因素是毋庸置疑的。對索尼來說,《猛毒》是個例外,儘管爛番茄評分只有30%,但它在全球的票房收入超過了8.5億美元。同樣地,像大衛·艾亞執導的《自殺突擊隊》在爛番茄上只有26%的評分,但票房也差點突破7.5億美元。
每一部索尼蜘蛛人衍生電影在觀眾評分方面都表現得好得多,且有相當大的差距,這表明一般觀眾並不認同影評人的共識。這表示更多看過這些電影的人(無論是在電影院還是在串流媒體上),都喜歡這些電影,這符合爛番茄上幾乎所有電影的趨勢。認為這些較高評分與早期影評對這些電影票房表現的負面影響之間存在關聯,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也是文西奎拉論點的基礎。
目前,索尼推出更多蜘蛛人衍生作品的計畫似乎已被擱置,儘管《猛毒3》的結局為克Null設定了一個更大的故事。可以肯定的是,除了《蜘蛛人:超越新宇宙》之外,索尼目前沒有其他已確認的計畫。但是,如果製片廠想保留這些角色的版權,無論是否重啟,這個宇宙都必須保持活躍。

首先,猛毒、《蜘蛛夫人》、《獵人克萊文》和其他索尼蜘蛛人電影是爛片嗎?如果以普遍標準來看,答案是否定的。《猛毒》真的不錯,即使它缺乏一個偉大反派的衝擊力;《猛毒2:血蜘蛛》非常容易被遺忘,《猛毒最終章:最後一舞》大致上還行,《獵人克萊文》有一些亮點,但大多時候都走錯了方向,而《蜘蛛夫人》很差,至於文西奎拉明顯完全沒有提及的《魔比斯》是有原因的。
第二點是索尼如何行銷這些電影:《魔比斯》的行銷包含了一個僅為了預告片而添加的蜘蛛人彩蛋,以及一個毫無後續的片尾彩蛋。《蜘蛛夫人》、《魔比斯》,甚至《獵人克萊文》都選擇了一些奇怪的角色作為主角,而這些角色若沒有那位數十年漫畫歷史的角色(蜘蛛人)來佐證他們存在的合理性,就顯得突兀。
影評和「一般」觀眾意見之間的差異顯然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它引發了對影評人目的的審查。這裡沒有什麼更邪惡的陰謀在作祟:在某些社群媒體圈子,尤其是在YouTube上,可能存在一種競相發表刻薄、負面評論的現象,但任何暗示廣泛陰謀論的說法都很難站得住腳。坦白說,煽動觀眾與影評人之間的戰爭也有些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