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MCU宇宙的《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票房成功,即使是該系列中票房最低的一部,《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也賺了相當可觀的收入,同時也揭示了許多關於整個MCU的訊息。《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是在《復仇者聯盟》打破所有票房預期三年後上映的。儘管有著天文數字般的宣傳造勢,但這部續集在幾個方面未能達到其前作的高度。
話雖如此,《奧創紀元》仍然創造了超過十億美元的票房收入,並進一步證明了該系列將在長期基礎上繼續取得成功。因此,《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是成功的,它為MCU時間線未來將要探索的多個情節線埋下了伏筆,揭示了許多關於整個MCU票房潛力的訊息,甚至透過它所闡述的關於該系列的內容,將即將上映的MCU電影置於不同的背景之下。

《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上映後的影評較弱,其首週末票房也未能達到《復仇者聯盟》的高度,約為1.91億美元,而後者則為2.07億美元。《復仇者聯盟》是如此成功,任何未能達到如此高預期的作品都會受到質疑。當時,這讓人感到有些失望,《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的總票房也比第一部少,但它整體的表現仍然令人印象深刻。
自2008年MCU首次啟動以來,其電影名單中已上映了34部電影。《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在全球票房收入中仍然位居該系列第五位,考慮到漫威在這個領域的整體成功,這是一個相當值得注意的事情。事實上,唯一一部票房收入超過它且不是《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的MCU電影是《蜘蛛人:無家日》,該片因數十年的懷舊情懷而爆紅。放眼MCU之外,《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在全球所有電影的票房中排名第16位。它過去是,而且永遠都會是巨大的成功。

2008年上映的《鋼鐵人》讓所有人驚豔,僅僅四年後,《復仇者聯盟》上映,永遠地改變了電影產業。它在美國國內首週末就創下了2.07億美元的票房,打破了當時的紀錄,之前的紀錄保持者是《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Ⅱ》,其美國首週末票房略低於1.7億美元。《復仇者聯盟》的成功使漫威成為有史以來最具統治力的系列電影,並在其後催生了大量其他試圖效仿MCU的宇宙。
無論如何強調《復仇者聯盟》對漫威影業的重要性都不為過。事實上,《復仇者聯盟》至今仍是有史以來票房收入前五高的MCU電影之一,領先於《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僅次於《蜘蛛人:無家日》。它在全球所有電影的總票房中也排名第11位。在當時人們還不清楚漫威是否能成功打造跨系列團隊合作電影的時代,《復仇者聯盟》以仍然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證明了這些電影可以有多麼成功,而當它與其續集比較時,這一點就更加清晰了。

有時感覺製片廠認為電影的製作預算與其票房收入之間存在關聯。當然,有史以來一些最賣座的電影也是製作成本最高的,但這並不一定意味著更大的預算就會自動帶來更多的收入。這是MCU多年來展現出的一點,尤其是在最近的發行作品中。
《驚奇隊長2》,MCU票房最低的電影,卻擁有第四高的製作預算。
2012年《復仇者聯盟》的預算是2.25億美元,而《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的製作成本為3.65億美元,與第一部相比有了顯著的增長。事實上,《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是MCU電影中製作成本第二高的,僅次於《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當一個系列變得非常龐大時,製片廠似乎會想讓後續的作品變得更大,這就導致了這些巨額預算。再加上演員在成功後會爭取更高的片酬,這就導致電影變得更昂貴,但從長遠來看,不一定會帶來更多的收入。

當審視《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及其與MCU其他電影的關係時,另一件事變得突出。即使是「表現最差」的復仇者聯盟電影,其票房通常也比MCU推出的任何一部超級英雄個人電影都高。《蜘蛛人:無家日》可能是漫威票房收入第三高的電影,但那是前五名中的一個例外,其餘位置都被四部復仇者聯盟電影佔據。
總體而言,團隊合作(或跨界)電影才是真正主導票房的類型,只有少數例外,例如《鋼鐵人3》或《黑豹》。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可以被視為部分《復仇者聯盟2.5》)的票房收入顯然更高,這歸因於其更著重於團隊的故事,其11.5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收入比該系列票房第二高的《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高出近40萬美元。團隊合作是天生的熱門題材,像2024年《死侍3》表現出色就證明了這一點仍然適用。
自首次亮相以來,《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在MCU的發展歷程中,其地位變得更為穩固。它在建構漫威無限傳奇的後續敘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包括《雷神索爾3:諸神黃昏》、《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和鋼鐵人的偏執,這是推動他故事後半段發展的動力,並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中達到高潮。人們很容易忽略《復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但多年後它仍然是MCU最成功的電影之一,並有助於突顯該系列中許多值得注意的事情。
Problem displaying Facebook posts. Backup cache in use.
Click to show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