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MCU宇宙對康的介紹一直面臨著艱難的挑戰,但真正讓康的初登場感覺從一開始就注定失敗的原因,是選擇讓這個角色的命運與另一部電影中的另一個角色產生呼應。《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熱》是繼《蟻人與黃蜂女》之後的系列續作,也是這對主角至今最盛大的一次冒險。然而,這部電影最終未能獲得影評人的青睞,票房也僅僅勉強收支平衡,實質上浪費了MCU下一個大反派的登場機會。
康曾被譽為MCU繼薩諾斯之後的下一個重量級反派,但這一切都已成泡影。事實上,在康發生這些事之前,他在MCU中的角色可能就已經注定失敗了。MCU試圖講述康的故事的方式徹底失敗,或許從一開始這個角色就缺乏足夠的深度。

康的一個變體曾在《洛基》第一季中登場,但他的戲份極其有限,直到《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熱》才正式將康定位為多重宇宙傳奇中的大反派,並讓他盛大登場。在一部《蟻人》電影中介紹康,對漫威MCU宇宙來說已經是一個有問題的舉動,但這個角色在電影結尾的命運,與僅僅五年前《蟻人與黃蜂女》中的情節過於相似。
在《蟻人與黃蜂女》的片尾彩蛋中,史考特·朗恩在薩諾斯的彈指事件後被困在量子領域,若非純粹的運氣,他根本沒有辦法脫困。就像史考特在那部電影中的命運一樣,康的遭遇也相當類似。他被蟻人和蟻群擊敗,而且他的「死亡」從未被明確說明。相反地,他很可能像史考特在前一部系列電影的結尾一樣,繼續被困在量子領域中。

在《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熱》上映前,曾有消息暗示將會發生大事,很可能是觀眾在《蟻人》系列電影中逐漸產生情感連結的角色之一會死去。當然,並沒有任何主要角色死亡,甚至連康在電影中的「死亡」都還存在爭議,他究竟是死了,還是只是永遠困在量子領域中,都不得而知。由於劇情張力不如預期,這部電影表現平平,尤其是在康的部分更是如此。
當這個角色的變體淪為砲灰時,他就無法構成任何實質威脅。
再加上康被擊敗的方式,讓MCU的新任大反派顯得非常平庸,所有先前的炒作和威脅感都煙消雲散。如果康能如此輕易地被蟻人擊敗,儘管蟻人在戰鬥中相當有幫助,但他仍是復仇者聯盟中較弱的成員之一,他又要如何與索爾或浩克這樣的角色抗衡?擁有數量近乎無限的康這個概念很有趣,但當這個角色的變體淪為砲灰時,他就無法構成任何實質威脅。

隨著漫威MCU宇宙準備將末日博士塑造成新的大反派,並將《復仇者聯盟:康之王朝》更名為《復仇者聯盟:世界末日》,漫威影業很可能沒有計畫再次將康引入劇情中。如此一來,我們可以輕易地認定康實際上已在《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熱》的結尾死去。如果確定他已死亡,就能與史考特·朗恩在《蟻人與黃蜂女》結尾的處境做出區別。
既然末日博士即將登場,MCU現在若要證實康在《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熱》的事件中倖存,就顯得毫無道理。再加上讓小勞勃·道尼回歸飾演鋼鐵人,更顯示他們正全力以赴地要讓末日博士成為多重宇宙傳奇的終極大反派。如果康真的死了,角色們剩下的最大懸念就是康之議會,但漫威很可能會完全忽略這個情節。
圍繞著強納森·梅傑斯的爭議,很可能會導致MCU如果決定讓康回歸,就會重新選角。
曾幾何時,人們對康的期待是顯而易見的,多重宇宙傳奇原本有望變得非常特別。不幸的是,事與願違,MCU最終完全放棄了康。康或許從一開始就注定無法按照漫威的預期發展,但他在《蟻人與黃蜂女:量子狂熱》中的命運,與史考特·朗恩在《蟻人與黃蜂女》中的遭遇如出一轍,意味著這一切可能從一開始就注定失敗。
Problem displaying Facebook posts. Backup cache in use.
Click to show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