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世界:重生》導演蓋瑞斯·愛德華談及片中一場戲與史蒂芬·史匹柏經典電影的相似之處。許多評論都讚揚這部系列最新作,感覺像是回歸史匹柏執導的原作風格。
不過,片中人類角色追逐滄龍以採集血液樣本的場景,更讓人聯想到史匹柏1975年的電影《大白鯊》。該片全球票房達4.77億美元,且影響深遠。

在接受外媒ScreenRant訪問時,《侏羅紀世界:重生》導演蓋瑞斯·愛德華分享了他在閱讀由大衛・柯普撰寫的劇本時,注意到該片追逐滄龍的場景與《大白鯊》的相似之處。他和創意團隊努力讓這場戲在不可避免的相似感之外,呈現出獨特風格,並對最終成果感到滿意。他的談話摘錄如下:
他表示 :「說實話,這對任何電影製作人來說都是夢想,不是嗎?那是一部經典之作。但當時我想,這是無法逃避的,因為這場景的構想是基於史蒂芬·史匹柏和大衛的想法,劇本裡描述他們駕船持槍追逐這個水中生物,看到的是鰭。我讀著讀著心想,”這不就是你可能聽過的那部電影《大白鯊》嗎?”後來我們就開始玩一個遊戲,想辦法不要讓它變成《大白鯊》,因為它本來就會有那種感覺。」
他繼續說道 :「你剛才提到觀眾會不自覺往前傾。我們其實沒有像一般這類電影做大型的試映會,因為怕消息外泄。於是我們在環球影業內部安排了放映,邀請員工們來到大電影院。」
最後表示 :「我和負責整部配樂的亞歷山大·戴斯培一起觀看,他就在我旁邊,當出現你說的那個時刻,他突然直挺挺地坐起來,一路保持那姿勢看完全片。我心想”這太棒了!”片尾字幕一出,他轉向我說:”我得回家開始寫作了。”他熱情高昂。電影有個節奏點,就像過山車的安全帶鬆開,你就要飛馳而下,目標就是從那刻到片尾字幕,整部電影都充滿動力。那段是我最喜歡的部分之一,當一切開始發生時。」
當人類角色駕著船並持槍追捕強大的水生生物時,這段戲自然會讓人聯想到《大白鯊》。導演蓋瑞斯·愛德華和他的創意團隊成功地將這個場景打造得懸疑緊湊,並推動了電影的節奏。
在這場追逐滄龍之前,電影主要在鋪陳《侏羅紀世界:重生》中的角色們聚集,展開採集三種特定恐龍血液樣本的任務。直到鱷龍場景出現,電影節奏才如同過山車安全帶鬆開般緊湊加速,隨後的戲份緊張而迅速,沒有緩和。
看到作曲家亞歷山大·戴斯培在試映時為此場景驚坐起身,並保持姿勢直到電影結束,這是一個成功的跡象,代表滄龍戲份達到了預期效果,並為後續劇情定下基調。

雖然粉絲們對《侏羅紀世界:重生》是否忠實呈現史蒂芬·史匹柏的原始願景存有分歧,但滄龍一幕無疑與這位導演過往作品的規模與情感相呼應,成為電影中最引人入勝的片段之一,也讓所有角色面臨的高風險真正具備了現實感。
此外,這場戲的精彩還來自於鱷龍並非人類唯一的威脅,牠帶著一群棘龍一同回歸,對船隻展開攻擊。多種恐龍從水中發起合攻,使這段《侏羅紀世界:重生》的場景更加刺激,也使其與《大白鯊》有了明顯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