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仇者聯盟:末日之戰》擁有一項獨特的弱點,是以往《復仇者聯盟》電影中從未涉及過的。
該片將於2026年12月18日上映,不僅是漫威影業第六階段的首部《復仇者聯盟》電影,也是自《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以來的第一部。此外,這也是小勞勃·道尼首次以末日博士為主演的電影,同時也是羅素兄弟自2019年大片以來首次執導的漫威電影。
自從最後一部《復仇者聯盟》電影《終局之戰》上映後,觀眾對《復仇者聯盟:末日之戰》的期待值極高,對電影的期望也同樣水漲船高。
儘管羅素兄弟重返導演席,小勞勃·道尼也回歸飾演末日博士,但《復仇者聯盟5》的問題在於其演員陣容在漫威MCU宇宙中的亮相次數遠不及《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

在《無限之戰》之前,美國隊長、雷神索爾和黑寡婦分別有過五次MCU亮相,小勞勃·道尼則有七次。而在「無限傳奇」後期出現的角色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是佛蘿倫絲·普伊飾演的葉蓮娜·貝洛娃(,三次亮相(包括今年的《雷霆特攻隊*》)。
除了葉蓮娜之外,其他出現超過一次的新MCU角色還有伊曼·維拉尼飾演的驚奇少女、媞優娜·佩瑞斯飾演的莫妮卡·蘭博,以及瓦昆·托雷斯。
與此同時,漫威多元宇宙傳奇中的主要英雄,如尚氣、月光騎士和新的黑豹舒莉,迄今僅有一次亮相。
同樣的情況也將出現在《驚奇4超人》的演員身上,凱文·費吉已確認他們將參與《末日之戰》及其他作品,這部電影將於今年上映。
剩下的「無限傳奇」星光,如山姆·威爾森、蜘蛛人、奇異博士、驚奇隊長、浩克等,最多也只有兩次亮相。
角色較少和跨界較少所帶來的最大劣勢是觀眾缺乏情感連結,使得《復仇者聯盟5》難以創造出像《無限之戰》或《終局之戰》那樣的經典瞬間。
後者的許多經典場面都源自於前作中角色間的小笑話和私密互動,而多元宇宙傳奇的角色迄今還沒有太多這樣的鋪陳。
值得一提的是,《復仇者聯盟》電影的魅力很大部分來自於已建立深厚形象的英雄們首次交鋒。但對多數多元宇宙傳奇角色來說,觀眾在《末日之戰》中還是會首次真正認識他們。
漫威影業似乎意識到了這點,這很可能是羅素兄弟和小勞勃·道尼回歸的原因之一,也解釋了為何克里斯·伊凡(但不一定是以美國隊長身份)與海莉・艾特沃將回歸。
儘管這些明星在漫威MCU宇宙中擁有豐富的歷史背景,他們預計將扮演全新版本或多元宇宙版本的角色。

事實上,《復仇者聯盟:末日之戰》擁有的龐大卡司幾乎沒有太多共同鏡頭,但《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證明,即使是新角色,也能創造出精彩的經典時刻。
例如,《星際異攻隊》演員陣容在《無限之戰》前僅拍過兩部電影。儘管在此之前與整個MCU較為獨立,但他們與復仇者的互動成為了影片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儘管詹姆斯·岡恩對其中幾場戲持不同意見。
此外,查德威克·鮑斯曼飾演的黑豹,在《美國隊長:英雄內戰》和自己的獨立電影中僅是配角,但他和瓦干達仍成為關鍵角色。
真正的挑戰在於《復仇者聯盟5》是否能搭配合適的角色,強調他們的特質與優勢,並在有限的篇幅與目標內有效利用。
羅素兄弟過去曾做到這點,因此有信心他們能再次做到。不過在《末日之戰》中,新的MCU陣容可能要和小羅伯特·唐尼以及克里斯·伊凡爭奪出場時間。
當熟悉的老英雄重聚助力MCU時,問題在於漫威影業這樣的安排是否真的能解決他們面臨的最大問題。
同時也值得關注的是,《末日之戰》的演員陣容是否會在《復仇者聯盟5》之前於漫威電影中增加亮相次數,尤其是在《美國隊長:無畏新世界》、《雷霆特攻隊*》和《驚奇4超人》片尾彩蛋中。
另外,粉絲們應該記得,《復仇者聯盟:末日之戰》預計將為漫威影業另一部大型跨界作品《復仇者聯盟:秘密戰爭》鋪路。
《復仇者聯盟:末日之戰》將於2026年12月18日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