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的「第一家族」將以一種史丹·李和傑克·柯比在1961年無法想像的科學方式登上大銀幕。
導演麥特·夏克曼將把真實世界的科學原理融入驚奇4超人的超能力,遠遠超越原作漫畫中那個促使李德·理查斯、蘇·史東、強尼·史東和班·格林姆成為超級英雄的宇宙射線解釋,這個故事已有超過60年歷史。
夏克曼在最近接受《綜藝》訪談時透露,演員們深入研究了角色能力背後的科學基礎。當凡妮莎·寇比質疑蘇·史東的隱形與力場能力如何實際運作時,夏克曼並未用漫畫中隨意帶過的說法搪塞,而是向她展示了多張光線通過棱鏡折射的圖片,直觀說明改變分子光線的效果。
寇比在訪談中進一步說明:「我非常喜歡這個過程,因為這感覺不假……我覺得我能理解它,因此能演得更好,因為你不是在假裝那只是魔法力量。」
漫威電影《驚奇4超人 : 第一步》將於2025年7月25日上映,帶來既奇幻又具科學根基的超能力,正符合現代觀眾對超級英雄娛樂的期待。

對驚奇4超人採用科學合理性的轉變並非獨有。漫威影業一直致力於將奇幻概念建立在真實科學基礎上,從《蟻人》系列中的量子領域機制,到《奇異博士》探討的多元宇宙理論,都反映出觀眾對科學真實性的日益渴求,即使是在超級英雄題材中亦然。
數十年來,不同漫畫版本嘗試現代化驚奇4超人的起源故事。約翰·伯恩(John Byrne)1980年代的重啟版本指出宇宙射線來自平行維度,而終極驚奇4超人(Ultimate Fantastic Four)則重新詮釋其能力源自一次將他們送往N區(N-Zone)的傳送事故。近年版本則融入量子物理和維度理論的概念。
夏克曼的做法似乎延續了這種科學更新的傳統,同時保留角色核心的獨特魅力。導演強調團隊合作研究,讓演員們與太空人和科學家對話,甚至觀看阿波羅登月影像,顯示出他對於真實性的堅持,不僅停留在表面說辭。
夏克曼和漫威面臨的挑戰極具份量:如何讓一部源自60年前漫畫的科學設定,在手握超級電腦、能即時查證任何科學資訊的現代觀眾眼中,仍顯得可信?
答案似乎在於將角色能力視為真實科學原理的延伸,而非純粹幻想。這一點,在夏克曼版本的驚奇先生身上得到了體現。

這種科學取向也可能代表漫威隨著MCU逐步超越多元宇宙篇章,整體敘事風格轉向更具根基的故事。經歷多年扭曲現實和宇宙級威脅後,將驚奇四超人置於可被理解的科學基礎上,有助於打造更貼近觀眾的超級英雄冒險故事。
強調科學真實性,也與角色本身作為探險家和科學家的核心身份相符,英雄身份則居次要。
夏克曼在接受《綜藝》訪談時指出:「他們首先是父母,其次是科學家和探險家,只有在必要時才是超級英雄。」
這種科學基礎標誌著從李與柯比1961年原版說法的重要演進。當時《驚奇4超人》第1期將團隊能力歸因於一次未經授權的太空任務中遭遇的宇宙射線。該概念在太空競賽時代看似前衛,卻缺乏現代觀眾對超級英雄娛樂所期望的科學嚴謹性。
這股科學思維延續了漫威從漫畫原始解釋中不斷演化的趨勢。東尼·史塔克的弧形反應爐曾被視為純科幻,但MCU將其立基於真實的粒子物理與工程原理。同樣地,量子領域雖起源於漫畫概念,卻被賦予了實際量子力學理論的解釋。
驚奇4超人的科學基礎將在他們融入更大MCU世界中扮演關鍵角色,特別是在即將上映的《復仇者聯盟:末日之戰》中。

如果這些角色將成為漫威下一階段故事中智力與科學的核心,他們的超能力就必須與MCU既有的物理規則保持一致。
夏克曼在保持科學合理性的同時,也兼顧超級英雄故事的奇幻與刺激,顯示《驚奇4超人 : 第一步》有望為漫威如何平衡漫畫奇觀與科學可信度,樹立新的標準。
在科學素養日益提升的時代,夏克曼的作法確保驚奇4超人的能力不是憑空捏造,而是有根有據,為他們在MCU未來的重要角色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