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騎士》三部曲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曾要求華納兄弟更改小丑的結局,以避免瓦昆·菲尼克斯的小丑與希斯·萊傑的小丑之間的比較。
小丑作為DC最著名的角色之一,已經多次被改編成真人版,每次都與上次大不相同。儘管如此,希斯·萊傑的小丑角色在《黑暗騎士》上映十六年後仍然是最受歡迎的,他那佈滿軍事妝容的疤痕臉仍然是他最具特色的特徵。
根據《好萊塢報導》報導,在《小丑:雙重瘋狂》上映後,陶德·菲利普斯的小丑原本計劃讓瓦昆·菲尼克斯的小丑在臉上刻上格拉斯哥微笑,而不是在嘴上塗血。據稱,《黑暗騎士》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要求修改這個場景,因為瓦昆·菲尼克斯的小丑微笑看起來太像希斯·萊傑的標誌性小丑疤痕。就在《小丑》上映四年後,《小丑:雙重瘋狂》的結局中,另一個小丑在殺死瓦昆·菲尼克斯的亞瑟·佛萊克後,用刀片在臉上刻了一個微笑。

陶德·菲利普斯的第一部《小丑》電影因導演的作者視角而備受讚譽。與大多數真人版漫畫改編作品不同,《小丑》是一部獨立電影,優先專注於角色驅動的敘事,並未反映超級英雄類型的任何潮流。然而,導演陶德·菲利普斯並未擁有完全的創作控制權。當時,克里斯多福·諾蘭已經與華納兄弟合作拍攝了八部電影,這可能使他對該工作室的項目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很自然地,諾蘭在《黑暗騎士》中的廣受好評的作品,或許讓他對《小丑》的結局有發言權。

《小丑:雙重瘋狂》以新的小丑在臉上刻出笑容作為結局,這使得克里斯多福·諾蘭與華納兄弟的分道揚鑣更加明顯。諾蘭在2021年與華納兄弟分手,原因是該工作室在疫情期間開始將新片在影院上映前就送上串流平台,這種做法讓諾蘭感到不滿。諾蘭隨後在環球影業取得成功,拍攝了《奧本海默》,但他可能因此失去了在華納兄弟的影響力,這使他無法再像在《小丑》這樣的電影中擁有話語權。
無論克里斯多福·諾蘭對《小丑》的影響如何,瓦昆·菲尼克斯與希斯·萊傑對小丑的詮釋之間的比較自一開始就無法避免。兩者對犯罪小丑王子的詮釋都充滿了現實感、貼地氣,並且圍繞角色複雜的心理狀態展開。然而,《小丑》原本的結局在續集中可能會引發更多與《黑暗騎士》的爭議性比較,因為菲尼克斯的版本本應在整部電影中像萊傑一樣帶有相同的傷疤。儘管如此,諾蘭對《小丑》的改變並未完全避免這種比較,對於某些觀眾而言,《小丑:雙重瘋狂》的結局可能會被解讀為希斯·萊傑版小丑的起源故事。
Problem displaying Facebook posts. Backup cache in use.
Click to show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