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EU宇宙《閃電俠》為什麼會慘賠?導演親自揭露背後原因

2023年電影《閃電俠》的導演安迪·馬希提最近表達了他對這部電影票房失利原因的看法。

《閃電俠》被認為是DCEU宇宙在詹姆斯·岡恩和彼得·薩弗蘭領導下進行重啟前的最終章,儘管演員陣容星光熠熠,但這部電影卻慘遭滑鐵盧,成為最重大的超級英雄電影失敗案例之一。

贊助商連結

導演安迪·馬希提在Radio Tu的La Baulera del Coso節目中亮相,他在節目中談到了《閃電俠》及其未能吸引觀眾的原因。

馬希提表示,《閃電俠》的製作預算高達2億美元,之所以會票房失利,是因為它「未能」吸引不同的觀影族群。他表示,這部超級英雄電影「在所有其他原因中,未能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它不是一部能吸引所有四個象限(25 歲以上男性、25 歲以下男性、25 歲以上女性、25 歲以下女性)觀眾的電影。它在這方面失敗了。」

導演進一步指出 :「當你花費2億美元製作一部電影時,”華納兄弟”希望即使是你的祖母也能走進電影院……我在私下談話中發現,很多人根本不在乎閃電俠這個角色。尤其是兩個女性族群。我了解到,所有這些都只是對這部電影不利的因素。」

贊助商連結

《閃電俠》在上映前因其星光熠熠的演員陣容而成功製造了巨大的話題。該電影的演員陣容包括伊薩·米勒飾演貝瑞·艾倫、班·艾佛列克最後一次飾演蝙蝠俠、米高·基頓回歸飾演蝙蝠俠,以及薩莎·卡勒飾演少女。這部超級英雄電影還有許多來自喬治·克隆尼、尼可拉斯·凱吉等明星的驚喜客串。然而,上映後,《閃電俠》的票房卻慘敗。

根據Box Office Mojo的數據,儘管《閃電俠》首映票房超過5500萬美元,但在整個上映期間,其全球票房僅達到2.71億美元。在爛番茄影評網上,這部電影在影評人評分上獲得了63%的評分,而在觀眾評分(Popcornmeter)上則獲得了82%的評分。儘管獲得了平均水平的評分,但它難以對觀眾產生重大影響。

This message is only visible to admins.
Problem displaying Facebook posts.
Click to show error
Error: Server configuration issue Error: No posts available for this Facebook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