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U宇宙的首部正式作品的推出,只會讓詹姆斯·岡恩的《超人》面臨更大的壓力,但這部電影仍然有許多優勢。詹姆斯·岡恩的《超人》電影預計於2025年7月上映,標誌著DCU宇宙宏大故事的真正開端。《超人》是DCU宇宙第一章「眾神與怪物」中的首部電影,因此,它旨在開啟DC長期以來缺少的電影敘事新紀元。
《超人》的卡司陣容預計將奠定該系列的基礎,但面臨最大壓力的還是這部電影的編劇和導演。岡恩的《超人》必須達成所有這些要素才能被視為成功,同時還要在商業上表現良好,以證明DCU宇宙的完全重啟是合理的。現在,由於DCU宇宙首個項目的大獲成功,這部即將上映的DC電影所承受的壓力更大了。
這裡提到的項目是《生物突擊隊》,這是DCU宇宙的首部官方故事,儘管《超人》被譽為該系列的真正開端。《生物突擊隊》和《超人》一樣,都是由岡恩編寫和創作的,前者更成為這位電影製作人有史以來評價最高的超級英雄作品。考慮到在影評方面超越的其他作品包括《星際異攻隊》三部曲、《自殺突擊隊:集結》和《和平使者》,這絕非易事。
考量到《生物突擊隊》的巨大成功,值得注意的是,與《自殺突擊隊:集結》的383篇評論相比,該劇只有39篇評論。然而,該劇有很多使其受到推崇的要素。首先,它充分利用了岡恩擅長的公式,將一群道德上有問題的角色聚集在一起,組成一個如同《星際異攻隊》三部曲和之前的《自殺突擊隊:集結》一樣的「找到的家人」。除此之外,它劇本出色、動畫精良、幽默風趣、動作場面精彩,並且擁有所有需要的DCU宇宙彩蛋。

正如前面提到的,《生物突擊隊》的成功只會讓《超人》更需要通過DCU宇宙面臨的第一次真正考驗。畢竟,《生物突擊隊》是以一種較小規模、較不引人注目的方式向觀眾介紹DCU宇宙。《超人》則被期望在全球引起轟動。這點已由《超人》首支預告片打破紀錄的觀看次數所證明。基於這個原因,以及其他許多在上映前就已確認的電影要素,《超人》對該系列來說,是一項比《生物突擊隊》更重大的考驗。
作為DC宇宙的首部電影,《超人》已經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不僅如此,岡恩還經常重申,這部電影將是DCU宇宙宏大故事的正式起點,這使得它的成功比規模較小、更獨立的《生物突擊隊》故事更具重要性。同樣地,《超人》是岡恩在成為DC影業聯合執行長後宣布的第一個故事,這意味著它一直被視為該系列的起點。《生物突擊隊》的成功證明它通過了自己的考驗,但《超人》的障礙則完全是另一個層次。
除了上述其他原因之外,《超人》在幾個方面與岡恩過去的超級英雄作品不同,這也增加了更多壓力。自2014年以來,在岡恩的八部漫威或DC作品中,包括《超人》只有兩部是以單個角色為中心的,《超人》是第二部。第一部是《和平使者》,即使那部作品也包含一個關於主角學習與其他角色(例如艾米莉亞·哈考特、約翰·伊克諾莫斯、義警和莉奧塔·阿德巴約)合作的重要副情節。與《和平使者》相比,《超人》可能會更密切地關注主角。
這與《星際異攻隊》三部曲、《自殺突擊隊:集結》和《生物突擊隊》等作品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些作品都著重描寫一群義警和反英雄聚集在一起,組成一個「找到的家人」。《生物突擊隊》成功地延續了岡恩過去超級英雄電影製作的這種趨勢,而《超人》則必須成功地做出完全不同的事情。基於這個原因,DCU宇宙首部電影的壓力只會更大。
《超人》的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它著重描寫一個道德上無可指摘的角色。超人是DCU宇宙中正義和希望的典範,這與《星際異攻隊》三部曲、《自殺突擊隊:集結》、《和平使者》和《生物突擊隊》中著重描寫的兇手、小偷、怪物和不法之徒截然不同。雖然岡恩非常擅長將這些道德上有問題的角色寫得讓觀眾產生同情,但《超人》完全不同,因為這個角色從一開始就本質上是善良的,這也給這部電影增加了另一層壓力。

撇開《超人》累積的巨大壓力不談,這部電影看來仍然有望取得巨大的成功。DC影業從行銷角度對其投入的大量關注,幾乎可以保證這部電影將為DC宇宙帶來商業上的成功。在影評方面,這部電影也有很多優勢。無論《超人》與這位電影製作人過去的作品有多麼不同,詹姆斯·岡恩至今尚未推出任何一部不夠出色的超級英雄作品。無論是否有差異,這份履歷都預示著《超人》的前景一片光明。
《超人》的預告片看起來也很棒,展現出一種充滿希望的基調,並將為真人版系列引入許多奇幻的DC漫畫元素。《超人》的演員陣容也非常出色且充滿希望,與未來的DC宇宙項目(例如《女超人:明日之女》和《燈團》等)的聯繫也是如此。《超人》的高曝光度可能意味著它在絕大多數正面評價方面無法完全媲美《生物突擊隊》,但在探討這部電影為何能夠克服其面臨的壓力時,還有很多因素可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