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傳聞指出,《蜘蛛人:重生日》可能會讓馬克·盧法洛飾演的布魯斯·班納(浩克)重返大銀幕。這個傳聞尚未獲得證實,但它或許能解決一個長期困擾漫威MCU宇宙的浩克相關問題。
Nexus Point News(NPN)聲稱浩克的角色將「遠超客串」,預示著這個角色在未來《復仇者聯盟:末日之戰》和《復仇者聯盟:秘密戰爭》中將扮演重要角色,這兩部電影都由羅素兄弟執導。當然,這個消息仍需持保留態度,因為最近其他傳聞曾指出《美國隊長4》可能會為《浩克世界大戰》(World War Hulk)電影鋪路,這聽起來合理(考慮到紅浩克的加入),但最終並未發生。如果這個傳聞成真,《蜘蛛人:重生日》的亮相或許正是浩克所需要的。

浩克的核心,自其漫畫起源以來,一直都是角色身上的「傑奇/海德」(Jekyll/Hyde)式雙重人格動態。布魯斯·班納是一位道德高尚、才華橫溢的科學家,卻會被一個憤怒、具破壞性的怪物所控制。作為布魯斯·班納/浩克,馬克·盧法洛精采地捕捉了班納的才智、他憤怒的綠色一面,以及前者對後者的悔恨。
然而,相較於其他元老級復仇者,浩克在漫威MCU宇宙中一直受到冷落。鋼鐵人、索爾和美國隊長都獲得了多部以他們個人角色發展為中心的電影。黑寡婦獲得了獨立衍生電影,甚至連鷹眼也有了傳承衣缽的影集。相形之下,儘管盧法洛飾演的浩克出現在許多MCU專案中,卻未能獲得任何一部獨立電影。他甚至被邊緣化到浩克的宿敵,如惡煞、紅浩克和首腦,都是在其他英雄的電影中被引入MCU的!
部分問題在於羅素兄弟在他們執導的MCU大片《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和《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中,「削弱」了浩克,這點他們也坦承不諱,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辦」。除非他們自《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以來突然有了新的靈感,否則在他們即將推出的《復仇者聯盟》系列中,這種情況不太可能改變。

「教授浩克」這個版本的角色本身並沒有什麼不好。它讓盧法洛能夠展現溫暖和深度,同時又巨大、綠色且強壯(至少他應該是),而且他對這個角色的詮釋非常出色。然而,野蠻浩克是浩克最著名的迭代形象,它也是這個角色掙扎的核心。
野蠻浩克之所以有趣,不僅僅是因為那些憤怒的「浩克砸爛!」時刻。浩克那無窮無盡的力量和不受約束的憤怒之所以引人入勝,是因為他既是一個有用的武器,卻也可能對團隊造成危險。使用浩克總是一場賭博,如果沒有黑寡婦安撫他的能力,這將是一場高風險的賭注。班納對自己浩克行為的悲傷悔恨,以及他與怪物化身之間的關係,也極具戲劇張力。如果能將這些元素銘記於心,要為浩克找到「如何發揮」的空間並不難。
現在是時候讓浩克做點什麼、任何有趣的事情了,無論是變回野蠻浩克,還是進化成世界毀滅者浩克(World Breaker Hulk)、大師浩克、惡魔浩克(Devil Hulk),或是「喬·菲克西特」(Joe Fixit),只要能擺脫他被弱化、聰明卻被邊緣化的現狀就好。希望他真的能出現在《蜘蛛人:重生日》中,並且是以教授浩克以外的任何其他形式出現,而不是在《復仇者聯盟:末日之戰》的第一個場景中就被降級為惰性綠色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