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岡恩的《超人》在最後一刻捨棄了知名導演的啟發!

隨著2025年7月11日的臨近,以及《超人》的熱度不斷攀升,據報導,DC工作室的聯合主席兼聯合執行長,導演詹姆斯·岡恩,直到最近仍在對這部備受期待的DCU重啟電影進行最終剪輯。事實上,這位《星際異攻隊》的導演在電影最終定版前幾週,仍在調整這部由大衛·科倫斯韋飾演新一代超人、尼可拉斯·霍特飾演雷克斯·路瑟的新片結構。

在岡恩版《超人》的最終剪輯中,一個令人驚訝的敘事元素未能保留下來,那就是大膽的昆汀·塔倫提諾式結構,據報導該片原計劃分為由標題卡標示的章節。這種手法本可以為《超人》電影(如《超人:鋼鐵英雄》或《超人再起》)帶來一種不常見的、由章節驅動的全新結構。在最近一期《The Hot Mic》播客節目中,主持人Jeff Sneider和John Rocha透露,詹姆斯·岡恩最初將《超人》的結構設計成以星期幾來標示章節:

「具體來說,關於《超人》,我相信它曾有以星期幾來劃分的部分。所以,它會以星期一開頭,就像《火線追緝令》(Se7en)那樣。我聽說這個設定被取消了。」

贊助商連結

雖然播客中提到了大衛·芬奇的電影《火線追緝令》,該片使用了星期幾作為敘事倒數,但大多數粉絲會將這種形式與昆汀·塔倫提諾的電影聯想到一起。從《霸道橫行》到《追殺比爾》和《八惡人》,這位導演經常使用分段式敘事和章節標題卡的敘事技巧來介紹新角色、區分敘事段落並提升節奏感。

昆汀·塔倫提諾曾向《紐約時報》解釋:「我萌生了一個想法,做一些小說家有機會做到但電影製作人卻無法做到的事情:講述三個獨立的故事,讓角色根據故事的不同而以不同的重要性進出。」

本質上,將他的電影以小說章節的形式切割,讓他能擁有更多控制權。將故事拆解成一口大小的片段,讓他可以玩弄時間、擾亂你的思緒,並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改變調性。一個章節建立緊張感,下一個讓你喘息,然後,在恰到好處的時機,故事可以回到混亂。但這也並非完全隨機。標題預示著即將發生的事情,讓你像翻頁一樣保持著閱讀的興奮感。

雖然最初結構背後的確切原因仍不清楚,但粉絲們推測,岡恩最初的計畫可能是模仿漫畫書或圖像小說中章節驅動的格式。標題卡可能會有助於區分角色弧線和情節發展,甚至可能在時間線或世界之間跳躍,類似於塔倫提諾在電影中組織重疊故事的方式。

贊助商連結

根據《The Hot Mic》播客和Daniel Richtman的相關報導,標題卡結構的移除是在《超人》的試映會收到負面反饋後進行的。這個決定似乎也反映了創意方向上的一個小轉變,岡恩選擇為超人首次在DCU的冒險採用更傳統、連續的敘事方式。

雖然岡恩可能只是在實驗電影的結構,但Jeff Sneider指出,華納兄弟和DC工作室在處理他們的旗艦英雄時也「採取了謹慎態度」。這意味著移除了任何他們認為風險過高的元素。因此,電影的片長可能比早期版本縮短了多達25分鐘。

就在幾天前,岡恩在Facebook上證實影片已經殺青:「我們的最後一個視覺特效鏡頭已經完成,並放入《超人》中。」

理論上,這種章節格式本可以透過風格化的手法為超人的世界帶來全新的視角。然而,據報導,影片的最終剪輯版本現在選擇了單一、直接的時間線。雖然有朝一日能看到這個版本的電影或許很棒,但別指望它會是《超人》的「岡恩剪輯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