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達幻視》的製作人似乎對於為什麼這個節目的結局不如預期有一些想法。
漫威工作室的Disney+項目在一個方面有一個共同趨勢:這些節目幾乎從來都無法完美結局。即使是在公司首次嘗試流媒體領域的《汪達幻視》中,這部廣受好評的系列也未能在結局方面表現出色。
這一點在《汪達幻視》第一季的第9集中變得顯而易見,該集的評分是該節目中最低的,只有85%——它確實不是一集糟糕的影集,但本來可以做得更好。
許多人認為結局很快陷入了典型的MCU動作場面,出現了令人質疑的角色選擇(比如沒有因為汪達造成了如此多的痛苦而沒有後果),一個令人失望的拉爾夫·博納扭曲情節,保羅·貝特尼(Paul Bettany)的幻視的反高潮結局,等等。

《MCU: The Reign of Marvel Studios》是由Joanna Robinson、Dave Gonzales和Gavin Edwards合著,最近面世,其中包含了《汪達幻視》的創作者和首席編劇潔克·薛佛提供的有關結局為什麼會如此的新消息:
“結局一直是一個持續存在的問題… 這對於漫威項目來說相當典型——漫威電影的高潮一直反復發酵,直到最後一刻。”
書中的完整內容明確指出,漫威項目的創作者必須在每個故事情節的結尾留下機動的空間,因為他們知道工作室可能會突然改變未來的角色計劃:
“隨著漫威宇宙不斷擴大,凱文‧費奇要應對越來越多的活躍電影和電視劇拍攝。凱文‧費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位不干涉執行的高管,但在這個新時代,他有時需要現身片場,平息受擾的情緒,解決”創意分歧”。因此,大多數漫威節目在一開始比在結尾更加堅實。編劇們在努力營造令人滿意的結局時受到了限制,因為他們必須在每個故事情節的結尾留下機動的空間,知道工作室可能會突然改變給定角色的未來計劃。”
此前,在接受Comicbook.com的訪談中,Schaeffer承認”結局被重寫了很多次”,以及”是最難找到、塑造和完成的部分”。

雖然漫威工作室的臨時更改有時候會拯救情況,比如提供小勞勃·道尼飾演的鋼鐵人的最後一句台詞,但通常情況下它更多地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
如果漫威項目出現問題,幾乎總是可以追溯到不斷變化的因素。對於創作者來說,總是不容易,因為他們總是擔心,一個項目的最後一幕故事可能因為另一部電影或電視劇中的角色選擇而在任何時刻改變,正如Jac Schaeffer所提到的。
儘管漫威改變事物的傾向可能會帶來問題,《汪達幻視》也因新冠疫情的後果而受害。像許多項目一樣,這部劇必須重新設計和調整,以便在不斷變化的全球環境中完成。

最初計劃的很多內容都未能實現,包括與一隻變成惡魔的兔子的大對決、汪達和白色幻視之間的會面,以及在西景鎮對抗緋紅女巫的大規模”殭屍式戰鬥”。
雖然很難說漫威工作室的這個問題會真正得到解決,但該公司已經決定對其電視節目的製作方式進行重大變革。這將包括擁有合格的節目統籌(而不僅僅是之前的首席編劇)、多季運作以及嘗試播出首播集。
希望在兩年來經歷了波折的流媒體結果之後,漫威電影宇宙能夠在其優質電視問題上取得一些實質的進展。
《汪達幻視》能在Disney+上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