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U宇宙的超人面臨著一個艱巨的任務,因為DCEU宇宙中第二高票房的電影給新超人的首次亮相帶來了重大挑戰。
DCU宇宙即將透過2025年上映的《超人》電影重啟,而這部首部曲電影肩負著振興DCU宇宙的重任,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票房壓力,目標設定在8.72億美元。 在經歷一系列票房失利後,DCU宇宙將推出全新系列相互關聯的電影,試圖擺脫2013年《超人:鋼鐵英雄》開創的MCU宇宙既定風格。超人將會是重啟影集的第一部作品,由大衛·科倫斯韋接替亨利卡維爾,披上超人戰袍,現身於詹姆斯岡恩構思的全新DCU宇宙。

昔日的DCEU電影中,超人只擁有一部獨立電影,原定上映的續集也因DC宇宙的重啟而取消。 除了《超人:鋼鐵英雄》之外,亨利卡維爾飾演的超人還曾在2016年的《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和2017年的《正義聯盟》中扮演重要角色。 儘管卡維爾主演的三部超人電影中有兩部評價不佳,但他仍然保有主演過票房最高的超人電影的殊榮。
雖然《超人:鋼鐵英雄》最初上映時並不是正式的DCEU電影,但後來被追認回溯為該系列的首部作品,這使得《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才真正成為掛著DCEU標籤上映的第一部電影。
《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儘管評價普通,卻以8.72億美元的票房成為DCEU的第二高票房電影,僅次於《水行俠》的11億美元。這設定了DCEU電影的票房期望值,但隨後的作品大多未達標,最終導致2022年底DCU宣布成立,象徵著DCEU進入尾聲。

隨著超人電影的重啟,DCU宇宙將試圖透過大衛·科倫斯韋重新塑造超人,並希望能透過全球票房成績奠定其作為新一代超人的地位。
考慮到這一點,DCU宇宙面臨另一個重大的挑戰。 亨利卡維爾不會回歸新片的消息讓粉絲們感到失望,因為即使在評價褒貶不一的電影中,亨利卡維爾的超人形象普遍被認為是亮點之一。 然而,超人故事的核心設定之一就是英雄的年輕氣盛,因此遺憾的是,40歲的卡維爾不再適合這個角色。 此外,DCU宇宙也背負著要與前任劃清界線的壓力,而全新的演員陣容無疑有助於實現這一目標。
與MCU不同,DCU宇宙面臨著更加嚴峻的競爭,甚至包括來自其前任的競爭。隨著過度密集的電影製作日程導致超級英雄電影氾濫,引發觀眾的「超級英雄疲勞」,對於普通觀眾來說,需要追趕全新的MCU宇宙不再像2010年代那樣令人興奮。基於這點,超人能否取得強勁的票房表現,將會是DCU宇宙證明其存在價值的重要一步。

雖然《超人》備受期待,但要為DCU宇宙奠定良好基礎,電影本身就需要獲得成功。要達到9億美元票房並非易事,但像是《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和《蜘蛛人:無家日》等集合眾多英雄的電影證明,龐大的演員陣容確實能帶來票房利好。《超人》承諾將會有多位尚未真人化的新英雄登場,這也釋放出一個積極的訊號。然而,2018年的《水行俠》也證明了單人英雄首部曲電影同樣有可能突破9億美元票房門檻。